“周某某虛報套取廁污改造資金、違反財經紀律等行為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,給干群關系和凈土村的工作開展造成不良影響……”近日,眉山市仁壽縣龍正鎮紀委在開展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突出問題警示教育時,通報了這起典型案例,以身邊案警示身邊人。
事情要追溯至去年1月,該鎮紀委在開展村(社區)工程項目實施情況監督檢查時發現,凈土村3組于2019年至2020年間實施的兩處廁污共治工程存在異常,鑒于該村還涉及其他相關問題線索,該問題隨即被移交給相關核查組開展進一步調查。
“從村里提取的報賬資料看,兩處廁污共治處理池都接通了至少5戶人家的排污管道,但經實地查看,發現池子的規格容量顯然不能保障幾戶人家同時使用?!?/font>
“是有特殊設計,還是驗收走過場?甚至存在造假?”帶著疑問,核查組立刻找到該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周某某了解情況。

仁壽縣紀檢監察干部實地走訪,了解凈土村集體“三資”運行情況。(張偉 攝)
“你作為當時簽字驗收、撥款的負責人,對凈土村3組這兩處廁污共治工程的具體情況是否了解?”
“我記得,兩處都是聯建的糞污處理池子?!泵鎸ν蝗缙鋪淼脑儐枺苣衬骋婚_始對答如流,詳細介紹起當年“改善人居環境”的情況。
“兩處池子實際對應的改造戶數和施工量跟報賬資料里的對不上,實際接入管道數明顯偏少,這如何解釋?”當核查人員將現場照片、報賬清單等資料一一放在周某某面前時,他臉上的從容瞬間消失了,隨即交代了“虛假改造”的來龍去脈。
“那兩處……是虛報了4戶群眾的廁污共治改造,補助資金打給施工方后,實際是給了我,報賬資料也是我自己做的?!?/font>
經過核查組的耐心教育,周某某還交代了收受項目施工方、土地承包方、村民等管理服務對象所送感謝費,并以過節費名義發放給村干部,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存在執行財經紀律不嚴等問題。
為進一步厘清凈土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存在的問題,核查組雙管齊下,“順藤摸瓜”,一邊以政策攻心,繼續詢問周某某及其他相關村干部;一邊從近年來該村財務資料中梳理收支項目的疑點,詢問相關施工方,并走訪該村群眾。
很快,該村集體“錢袋子”的“糊涂賬”水落石出。原來,2018年至2022年,周某某在任凈土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期間,先后多次召集村干部研究決定,通過對村集體承包土地經營收入不入賬、虛報套取項目資金等方式獲取經費數萬元,并以過節費、補助等名義發放給村干部。最終,周某某被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,并被免去村委會主任職務,涉案的其他6名村干部均受到嚴肅處理,相關違紀違法所得已全部收繳。
針對此案件暴露出的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監管領域問題,仁壽縣紀委監委組建工作專班,舉一反三,梳理全縣293個村(社區)“三資”運行情況,重點聚焦資金使用監管、資源交易流轉、資產管理使用及鄉村振興項目管理等方面深挖問題線索,強化案件查辦,堅決清除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“蛀蟲”。
查處案件不是終點,推動整改、促進治理才是關鍵。該縣紀委監委通過制發紀律檢查建議書,督促縣財政局、農業農村局修訂完善《仁壽縣“村財鄉管”制度實施細則》《仁壽縣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實施細則》等制度機制,組織村(社區)“三資”管理人員開展系統性業務培訓,促進管理透明化、規范化。截至目前,該縣農村集體“三資”領域已立案100余人,成功追回并退還群眾資金100余萬元。(作者:何曉)
編輯人員:趙華文